|
【社會實踐。多元參與】知識推車─閱讀e下 10/1活動集錦
發佈日期 : 2018-10-01
從惡地跑向世界─地質公園與志工參與 主講者:臺灣地質公園學會 / 紀權窅 理事 2004年,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立,2011年臺灣也在林務局的輔導下成立了地質公園示範區。2014年,我踏入了地質公園的世界,從起初的志工參與、到成為學會的理事、到以此創業;從臺灣的地質公園,追到香港、日本、還有世界各地。地質的專業加上志工的熱忱,讓這一個小小的夢想變成生命中的實踐。2018地質嘉年華將到燕巢泥岩惡地地質公園舉辦,讓我來告訴你們惡地裡的精彩故事、地質景觀中的深刻感動,期待號召熱情的志工一同發想創意,由下而上,將寶貴的地景從在地推向國際。 學生心得
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林秉叡
講師分享其自身從志工變成長工的故事,從一開始的單純服務的志工,到後續投入地質保育等階段,透過講師的分享使我了解地質公園的功能及重要性,設立地質公園不僅可以達到保育、教育及永續發展的概念,更可以讓我們了解自身生活的地底下是如何的情況。我們除了可以善用台灣豐富的地質資源外,也可以以別國成功之案例為借鏡,將地質公園與社區生活,不僅有豐富的教育意義,也可以為當地創造觀光價值,這也許是台灣未來觀光發展的另一條出路。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林靖蕙
這場演講讓我十分的有感觸,因為去年我有參與過。一行六個不相識的跨科系、跨年級的同學們卻因為要籌辦這場志工活動而彼此有了後續一系列革命情感,想想還是不禁哂然。然而講師不但勾起我的回憶還讓我十分佩服及讚嘆他的經歷和他現在在推廣的事,因為他用他的行動證明他當「長工」的毅力。他娓娓道出他為甚麼要離職創業的原因及讓他下決定種種發生影響他的事。他從當志工開始開心做自己到沒賺錢卻願意寫計畫協助,直到現在築夢地質公園開始賺錢也越來越有能力實行自己的想法,其中的波折不為我們所知但這寥寥數語卻有驚心動魄之感。地景保育、環境教育、地質旅遊、社區參與之地質公園的四大核心,藉由講師的引導讓我們知道當志工的收穫不但與地質公園的核心密不可分還能給予土地留下價值,不禁熱血沸騰,不願再讓青春留白。
森林與自然資源學系/盧韋伶
圖書館的知識推車配合著地質活動的推廣,讓我們在這一個小時,知道了演講也可以那麼的平易近人,就像是在聊天一般,沒有負擔的學習,這一次的地質公園與志工服務,讓我了解到地質公園的發展是需要人們的經營管理,網路脈絡與許多事務結合在一起的,還有日本地質公園的例子,地質公園與當地社區的結合發展,讓兩者有了一個新平衡與新風貌,也可以以此為借鏡,讓我們在自己國家的地質公園有更深的理解及明白另一種經營模式,也很感謝講師分享他的經歷,給我們一種勉勵與鼓勵,也了解到興趣也能成為自己的工作。
![]() 瀏覽數
![]() |
申請表下載
![]() ![]() 臨時閱覽證申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