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社會實踐。多元參與】知識推車─閱讀e下 108/4/8活動集錦
發佈日期 : 2019-04-15

消失的極地,我們可以做什麼!? 主講者:正聲廣播公司宜蘭廣播電臺記者暨主持人 / 李蘭欣

極地,是地球上寂靜而優美的地方,它同時也孕育著生命,然而如此美麗的地方正逐漸消失中。我們是身為地球的一份子,當然要為這重要的藍色星球盡一份力,即便極地距離我們非常遙遠,但還是有我們能做的事。講師除了帶著我們一覽極地的美景,也告訴我們有什麼樣的方法能減少地球暖化,雖然每個人只能盡些微薄之力,但團結力量就大,積少能夠成多,一起來幫助我們的地球
 
學生心得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呂奇蔚
這次的講座真的是令我收穫良多,在過去可能就如講者所說的,我們總是將文明與舒適畫上等號,在生活中有著許多不必要的浪費,即使已有環保概念,卻仍是沒有做好,像是使用電腦時常常沒有限制使用的時間,以及有許多衣服塵封在衣櫥內,而變成無用之物。大家常說台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但我們對環境卻不友善,人們常常抱怨生活的總總不足,但跟以往相比已經相差許多了,或許在未來人們能轉變想法,而我自己也會努力地在保護環境的部分上下功夫,感謝能有機會得到如此寶貴的經驗
 
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李銘翰
全球暖化不單單只是北極熊的危機,它是全人類所需共同面對的問題,美國為何推出京都議定書,其中一個原因正是它必須根據協議限制排碳量、限制工業發展,但正在迎頭趕上的中國卻不用,著對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來說等同慢性自殺,因此這項環境問題需要所有人共同參噢,它不只是環境問題,更是政治、經濟、社會的核心問題。
 
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盧韋伶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已經是不可忽視的議題了!講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切入北極現在的情況,讓我們知道北極熊現在面臨著什麼危機與困境,現在甚至得依靠翻弄垃圾堆達到一頓溫飽,冰層的融化也使得他們的生存地大大的減少,生存地大大的減少在加上食物的短缺,致使北極熊的平均壽命降至25歲。此外講師也以日常生活的例子,使我們了解暖化的問題一直在我們的周圍,講師以幽默的風格來與學生互動,使人覺得這場演講是在歡樂中得到知識。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
Voice Play
更換驗證碼
申請表下載
臨時閱覽證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