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社會實踐。多元參與】知識推車─閱讀e下6/5活動集錦
發佈日期 : 2018-06-25

認識「台灣傳統工藝─椅子篇」主講者: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吳定哲 研究員

文/許碧娟,圖/林靖蕙

椅子,是我們每日都會接觸之物,可說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傳統的椅子,其製作材料為實木及竹子,而現今則多了好多選擇,如塑膠、金屬、實木及木質複合材等,雖然材料上有所改變,但其實都是為了創造出一張可使五官享受的椅子,這些材料上的轉變,也說明了人們對於椅子材質是很重視的,一張椅子若沒有好的材質,看了不舒服,坐起來也不舒適。傳統的木製椅子皆使用榫卯工法來製作,其拆裝方便且完全不使用釘子,由於木材為酸性物質,可避免釘子受酸而生鏽的危險,而導致椅子的損壞,這就是為什麼保存良好的傳統木製座椅皆能歷久不衰。

本次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吳定哲研究員,他以傳統椅子的介紹,帶我們了解古代木竹製座椅的文化特色、椅子製作時的工藝、榫卯的技術及各式各樣別具特色的傳統座椅,讓我們沉迷在那名為「椅子」的世界。

 

心得:

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學系/簡元治同學

這次請到的是傳藝中心的老師,內容介紹也著重在於傳統工藝文化,以及關於椅子本身演進的歷史,原來椅子本身也這麼多種、多樣。可是我還是很納悶明明那些太師椅坐起來完全一點都不舒服。

而後也有介紹一些中國傳統文化,並不只限於椅子上的表徵以及符號。可惜時間上還是太趕,不然我還真想要更深入瞭解,這些美麗而有深度意涵的形象。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林靖蕙同學

傳統工藝係傳承於民間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俗意象的工藝美術成品。椅子是大家最常見的傢具,也是傳統工藝極具代表的藝術品。由椅子承古看今,講師引領著我們一探古代椅子的意義和其歷史,我們既驚嘆於古時椅子的巧奪天工亦感嘆於其背後的冀望和吉祥的寓意。尤其是看到那些細緻華麗椅子的雕刻,每一面都有著古時人們討個吉利及對未來抱持著希望的心,像是蝙蝠(福),印象中蝙蝠是隻黑黑的動物,但在椅子上所呈現的藝術之美真的十分令人愛不釋手。

森林與自然資源學系/許碧娟同學

在現今的社會中,我們很少能夠去接觸到傳統的椅子,有也是在博物館之類的地方,通常都不能去觸碰,去嘗試坐起來的感覺如何,要不然我真的很想要坐坐看今天講師介紹的那些椅子。這些椅子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圈椅及交椅」,它那彎曲的設計實在震驚到我了,我才知道原來從那麼早的時代就有曲木的工藝了,難怪現今曲木的技術這麼發達,其不只用在椅子上,同時也用在建築物上,真的要非常感謝這種傳通工藝的傳承,才能讓這世代子孫們,了解到那藝術之美。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