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前身在日治時期稱為「臺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學校的所在地其實是一處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的考古遺址,年代距離現在大約400年前後,遺址沿襲學校舊名而稱作「宜蘭農校遺址」。宜蘭農校遺址為宜蘭市唯一列冊之遺址,上面所發掘的文物特色,代表的是噶瑪蘭族200年到600年前生活過的經驗與智慧,絶對是文化上不可磨滅的重要特色。8月份將舉辦2場教育推廣活動,透過講解遺址文化故事、遺址文物典故、動手實作仿製文物等體驗方式,讓參與師生或民眾能更深入瞭解這塊土地曾經存在的人文風土以及先人智慧。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宜蘭大學圖書資訊館
★聯絡人:陳慧潔小姐 03-9317130
★備註:
1.兩場活動於同一天舉辦,可於表單中選取參加場次,或選擇兩場都參加。
2.名額有限,若報名人數超過,則依報名順序錄取,於8/25(二)前以email通知,並公告於圖資館網站。
3.報名後,如不克出席,請通知聯絡人,謝謝。
【A場】手工編織-幸運手環製作
◎活動時間:109/8/29(六) 10:00-12:00
◎活動地點:綜合102教室
◎費用:免費參加(本校師生及社區民眾皆可參加-限國中以上報名)
◎名額:25名
◎活動介紹:
Kavalan(噶瑪蘭族)意指「居住在平原的人」,幾個世紀以來,噶瑪蘭族常居蘭陽平原,過著女耕男獵、濱水而居的日子。族人取用香蕉莖、苧麻等纖維,織製成多采多姿香蕉絲織品。本活動講解初階編織手法,織出原住民特色圖紋的幸運手環,初步一窺原住民族編織文化之美。
【B場】沉思遇見噶瑪蘭-造型胸針製作
◎活動時間:109/8/29(六)13:30-16:30
◎活動地點:綜合102教室
◎費用:免費參加(本校師生及社區民眾皆可參加-限國中以上報名)
◎名額:25名
◎活動介紹:
彎月形金箔飾品是宜蘭農校遺址發現的重要文物,組合式的幾何壓印紋,包含有折線、平行、弧形、人臉等紋樣,其中三角形臉,眼臉閉合呈梭形,睫毛垂下,口部菱形,整體十分秀氣細緻而特別。本活動運用此圖像加以放大結合成造型胸針,讓您親手創作出懷古情懷的時尚新品。